信息摘要:
危险品分类报关新规实施后,锂电池出口面临更严格的安全合规要求。本文解析新规要点及心海供应链的出口安全合规方案与查验应对策略。跟着心海供应链一…
2025 年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第七修订版正式实施,锂电池出口的危险品分类标准发生重大调整。新规将锂电池按能量密度、存储方式分为 9 个细分品类,对应的包装、标记、运输要求各不相同,出口企业需重新评估产品合规状态。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下,需要上海出口报关欢迎来电咨询。
锂电池出口的核心合规凭证是 UN38.3 检测报告。新规要求报告需包含 12 项测试项目(原标准为 8 项),新增针刺、挤压后的热失控测试要求。心海供应链与国家锂电池检测中心合作,推出 "新规加急检测通道",可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全套测试并出具符合 IMO、IATA 双重标准的报告,确保出口产品快速获取空运 / 海运舱位。
合规包装是锂电池出口的关键安全屏障。根据新规,电芯与电池组需采用联合国认证的危险品包装(如 4G 纤维板箱),并在外包装标注 "锂电池" 图示、UN 编号(如 UN3480)、净重量等信息。心海供应链的智能包装系统可自动匹配出口锂电池的品类与包装规格,并生成合规的标记模板,使包装合格率提升至 100%。实操案例显示,使用该系统的出口企业包装准备时间缩短 60%。
出口报关文件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查验风险。新规要求除常规单据外,还需提交《危险品运输条件鉴定书》《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安全数据表》(SDS)等特殊文件。心海供应链研发的 "锂电池出口文件包" 可自动生成符合不同运输方式(空运 / 海运 / 陆运)要求的文件组合,并通过 AI 算法校验数据逻辑,如电池能量与包装数量的匹配性,提前规避申报错误。
面对海关查验,出口企业需建立标准化应对流程。心海供应链总结出 "三查三对" 查验应对法:查分类是否准确(核对 UN 编号与产品特性)、查包装是否合规(核对包装标记与测试报告)、查文件是否完整(核对 SDS 与运输鉴定书);对品名、对规格、对数量。通过该方法,可使海关查验通过率提升至 95% 以上,异常处理时间缩短 70%。
上海心海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旨在为广大进口商提供以通关为核心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整合的外贸代理进口、出口报关,国际运输、仓储配送等多项服务。服务热线:400-80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