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新规实施后,进口包装合规成为食品进口企业的重要挑战。本文解析新规要点及心海供应链的进口报关与检测流程优化方案,助企业规避风险…
2025 年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新规(EC 10/2011 修订版)正式生效,对进口食品包装的材料安全性、迁移限值、标签标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进口企业而言,新规不仅增加了合规成本,更可能因包装不合规导致进口清关延误或产品召回。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下,需要上海出口报关欢迎来电咨询。
欧盟新规将进口食品包装材料分为三大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管控。高风险材料(如塑料、涂层)需符合 17 种受限物质的迁移限值要求,中风险材料(如纸张、橡胶)需通过重金属检测,低风险材料(如玻璃、陶瓷)需提供生产合规声明。心海供应链已建立欧盟新规材料数据库,可快速匹配进口包装材料的风险等级及对应检测要求。
合规的检测报告是进口包装顺利通关的核心凭证。根据新规要求,进口企业需提供由欧盟认可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且报告有效期缩短至 1 年。心海供应链与 SGS、Intertek 等国际检测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可为进口企业提供 "一站式检测 + 报告认证" 服务,检测周期从传统的 20 个工作日压缩至 7 个工作日,确保进口产品快速入市。
进口报关环节的文件准备需精准匹配新规要求。除常规报关单据外,进口企业还需提交包装材料成分声明、迁移测试报告、合规性声明(DoC)等特殊文件。心海供应链研发的 "欧盟合规文件智能校验系统" 可自动核查文件完整性与数据一致性,提前识别如检测标准过期、限值单位错误等问题,使进口报关单审核通过率提升至 98%。
针对新规实施后的过渡期风险,进口企业可采用 "预检测 + 分批进口" 策略。心海供应链建议对首次进口的包装材料先进行小批量检测验证,通过后再大规模进口;同时利用海外仓进行分批次发货,降低整批货物因包装不合规导致的退运风险。实操案例显示,该策略可使进口企业的新规适应成本降低 35%。
上海心海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旨在为广大进口商提供以通关为核心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整合的外贸代理进口、出口报关,国际运输、仓储配送等多项服务。服务热线:400-80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