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进口再生钢铁原料环保标准升级后,环保指标申报与许可证管理成为合规关键。本文解析升级要点及心海供应链的环保合规解决方案。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
2025年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第45号公告,对进口再生钢铁原料实施新的环保标准,新增12项环保指标(如砷含量≤0.05%、铅含量≤0.1%),许可证有效期从1年缩短至6个月,进口检验项目从8项增至23项。据统计,标准升级后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环保不合格率下降85%,但企业因"环保指标申报不全"(占比48%)、"许可证管理混乱"(占比35%)导致的通关延误率仍达28%。对于进口企业而言,掌握升级后的环保指标要求、许可证申请流程、风险防控措施,是确保原料合规进口的核心。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下,需要上海出口报关欢迎来电咨询。
环保标准升级的核心指标与检测要求进口再生钢铁原料需通过"三类新增环保指标"检测,结果需符合GB 20424-2025新标准:
心海供应链的"环保指标检测包"可一次性完成全部项目检测,某钢铁企业应用后,检测周期从20天缩短至5天,检测合格率从72%提升至99%。
环保指标申报的规范与操作流程通过"四步申报流程",确保环保指标申报完整准确:
案例:某企业进口再生钢铁原料,因未申报"六价铬含量"导致申报退回,通过心海供应链紧急补充检测并重新申报,3个工作日内完成通关。
许可证管理的全流程与风险防控进口许可证需按"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操作,避免因管理不当导致失效:
心海供应链的"许可证管理系统"可自动监控有效期和使用情况,某贸易企业应用后,许可证管理失误率从28%降至0,年度进口计划完成率达100%。
系统对接与数据共享的技术实现通过"三系统互联"实现环保指标与许可证数据实时共享,提升监管效率:
上海心海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旨在为广大进口商提供以通关为核心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整合的外贸代理进口、出口报关,国际运输、仓储配送等多项服务。服务热线:400-80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