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海关"两步申报"规范申报容错机制下,要素缺失可通过补充申报修正。本文解析补充申报流程及心海供应链的容错申报解决方案。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下…
2025年海关总署第83号公告在"两步申报"模式中引入规范申报容错机制,允许企业在概要申报时暂时缺失非关键性要素(如品牌、规格型号),在完整申报阶段补充提交,补充申报时限从原5个工作日延长至14个工作日。据统计,机制实施后要素缺失导致的退单率下降72%,通关时效提升50%,但企业因"补充不及时"(占比45%)、"要素补充不全"(占比35%)导致的容错失败率仍达28%。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掌握要素缺失的判断标准、补充申报流程、容错风险防控措施,是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的核心。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下,需要上海出口报关欢迎来电咨询。
要素缺失的判断标准与容错范围两步申报中要素缺失需区分"关键性要素"与"非关键性要素",仅非关键性要素可容错:
判断示例:
-
进口"纯棉T恤":HS编码(6205.2000)为关键要素,品牌(如"无牌")为非关键要素,可容错
-
出口"智能手机":品牌(如"华为")为关键要素(影响归类),不可容错
心海供应链的"要素容错判定系统"可自动识别缺失要素类型,某电子企业应用后,无效补充申报下降100%,容错成功率达99%。
要素缺失的补充申报流程与时限控制非关键性要素缺失需按"五步规范流程"补充申报,严格控制时限:
进出口差异处理:
-
进口补充申报:需额外提交提单、发票等商业单证作为补充依据
-
出口补充申报:如涉及退税,需确保补充要素在退税申报前完成
某化工企业进口"通用塑料粒子"时,因规格型号缺失申请容错,通过心海供应链的加急处理通道,5个工作日内完成补充,较常规流程缩短9个工作日。
补充申报的风险防控与优化策略企业需通过"三级防控体系"确保容错申报成功:
-
事前预防:
-
制定《要素申报清单》,明确各商品必填要素(参考海关《规范申报目录》)
-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明确要素提供责任(如品牌、规格型号必须在订单中列明)
-
事中监控:
-
使用心海供应链"补充申报倒计时系统",剩余时限不足3天时自动预警
-
对高频缺失要素(如品牌)建立"备选方案库"(如无品牌时申报"无牌")
-
事后应对:
-
补充申报被拒:立即启动"改单重报"流程,避免超期
-
超期未补充:申请"特殊情况说明"(需提供不可抗力证明)
优化策略:
-
要素模板化:为常用商品预设要素模板(如"无品牌、规格型号:通用")
-
供应商培训:定期向供应商宣讲规范申报要求,统一要素提供标准
-
系统对接:通过ERP与报关系统直连,自动抓取合同中的要素数据
上海心海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旨在为广大进口商提供以通关为核心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整合的外贸代理进口、出口报关,国际运输、仓储配送等多项服务。服务热线:400-80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