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进口中药材检疫新政实施后,报关单证与仓储条件要求更为严格。本文解析新政要点及心海供应链的单证审核规范与仓储合规解决方案。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
2025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第 22 号公告,对进口中药材实施新的检疫监管措施,新增 "品种准入清单管理"" 原产地检疫证书联网核查 ""仓储场所备案" 等要求。对于进口企业而言,新政不仅提升了通关单证的审核标准,更对仓储条件提出精细化管理要求,合规成本平均增加 15%,但也有效降低了检疫风险。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下,需要上海出口报关欢迎来电咨询。
报关单证审核的核心是 "品种准入与检疫证书规范"。新政要求进口中药材必须列入《符合国际检疫要求的中药材品种清单》,共包含 328 个品种,未列入品种将被禁止进口。心海供应链的 "品种准入校验系统" 可实时查询清单信息,帮助企业提前确认进口品种合规性;同时对原产地检疫证书实施 "三要素审核":证书格式是否符合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标准、检疫处理措施是否包含针对中药材特有病虫害的处理(如针对黄芪的根腐病熏蒸)、官方签字盖章是否完整有效。某中药企业通过该系统,将单证审核通过率从 75% 提升至 100%,避免因证书不符导致的货物退运。
进口中药材的 "成分与溯源证明" 成为必审项。根据新政,进口企业需提交由出口国官方认可机构出具的成分检测报告,明确重金属、农残、真菌毒素的含量(如铅含量需≤5mg/kg);同时提供从种植到出口的全程溯源文件,包括种植基地备案号、采收日期、加工记录等。心海供应链与 SGS、Intertek 等机构合作,提供 "一站式检测 + 溯源文件审核" 服务,确保报告数据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实操案例显示,该服务使进口中药材的检测周期从 20 天压缩至 7 天,通关时效提升 60%。
仓储条件合规需满足 "分区存储 + 环境监控" 要求。新政将进口中药材按风险等级分为 A(低风险,如人参)、B(中风险,如当归)、C(高风险,如沉香)三类,需分区存储并采取差异化检疫措施。心海供应链的智能仓储系统可自动划分风险区域,C 类药材存储区配备负压隔离装置和双锁管理;同时部署物联网环境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要求 15-25℃,湿度 55-65%)、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数据每 15 分钟上传至海关监管平台。某中药材进口商应用该方案后,仓储合规检查通过率从 82% 提升至 98%,检疫处理成本降低
25%。
进口企业可通过 "预检疫 + 快速通关" 模式降低滞港风险。心海供应链建议在货物到港前 7 天提交 "预检疫申请",海关可提前对单证和仓储条件进行审核;货物到港后凭预审核通过证明优先查验,对于低风险品种可实施 "即查即放"。系统会自动比对进口中药材的检疫处理历史数据,如连续 3 批未检出病虫害,可申请 "绿色通道" 资格,查验率降低至 5% 以下。某保健品企业通过该模式,将进口枸杞的通关时间从 5 天缩短至 28 小时,滞港费用减少 80%。
上海心海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旨在为广大进口商提供以通关为核心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整合的外贸代理进口、出口报关,国际运输、仓储配送等多项服务。服务热线:400-80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