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进口宠物食品检疫新规实施后,原料溯源与检测要求更为严格。本文解析新规要点及心海供应链的原料审核与检测流程优化实操方案。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
2025 年海关总署第 47 号公告发布进口宠物食品检疫新规,将 "原料溯源" 和 "全项目检测" 列为强制性要求,未通过审核的商品将被退运或销毁。据海关统计,新规实施后进口宠物食品的检疫不合格率从 5% 升至 12%,主要因原料来源不明(占不合格总量的 42%)、微生物指标超标(占 35%)。对于进口企业而言,掌握原料溯源的合规要点和报关检测的实操技巧,是确保产品顺利通关的关键。跟着心海供应链一起来看下,需要上海出口报关欢迎来电咨询。
原料溯源的核心是 "来源可溯与安全可控"。新规要求进口宠物食品的所有原料(如鸡肉粉、鱼油、谷物)需提供完整溯源链:动物源性原料需明确养殖场所在国家 / 地区(需为非疫区)、屠宰加工企业名称及注册号;植物源性原料需提供种植基地备案号、农药使用记录。心海供应链的 "原料溯源审核系统" 内置全球动物疫情数据库(如欧盟 EFSA 疫病清单),可自动筛查原料来源地的疫病风险等级;同时对原料供应商实施 "白名单管理",仅允许合作已通过 FSSC 22000 认证的企业。某宠物干粮进口商通过该系统,原料审核周期从
15 天压缩至 5 天,不合格原料拦截率提升 80%。
报关检测流程的实操要点是 "项目齐全与报告规范"。新规将检测项目从 12 项增至 23 项,新增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以及黄曲霉毒素 B1、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检测(如黄曲霉毒素 B1 需≤20μg/kg)。心海供应链与海关总署认可的 12 家检测机构合作,提供 "进口宠物食品检测绿色通道",检测周期从常规 20 个工作日缩短至 7 个工作日;同时确保报告格式符合海关要求,包含检测依据(如 GB 31216-2021)、样品信息(批号、生产日期)、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关键要素。实操案例显示,通过该服务的进口宠物食品,检测报告审核通过率达
100%,避免因报告不规范导致的通关延误。
进口企业可通过 "预检测 + 分批进口" 降低风险。心海供应链建议对首次进口的宠物食品先进行小批量(如 100kg)预检测,验证原料溯源和检测结果的合规性;通过后再大规模进口,并采用 "季度分批到货" 策略,每批次间隔 2 个月,避免整批货物因新规调整导致的合规风险。同时系统会自动跟踪进口宠物食品的国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如发现生产企业注册资格被暂停,立即预警并暂停后续批次进口。某宠物零食进口企业应用该方案,年减少不合格品损失超 300 万元,库存周转效率提升 45%。
特殊类型进口宠物食品的检疫需 "差异化处理"。对于冻干宠物食品,新规要求额外检测水分活度(需≤0.6);对于含肉骨粉的产品,需提供原料动物的检疫证明(如非洲猪瘟 - free 证明)。心海供应链的 "产品类型适配系统" 可根据进口宠物食品的形态(干粮 / 湿粮 / 冻干)、原料组成(单一蛋白 / 混合蛋白)自动匹配检测项目和溯源要求,生成定制化申报方案。例如,进口含牛肉成分的宠物罐头,系统会自动提示需提供牛肉来源国的口蹄疫非疫区证明,并增加牛海绵状脑病(BSE)检测项目。通过该系统,企业申报准备时间缩短
60%,特殊类型产品的检疫通过率提升 75%。
上海心海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旨在为广大进口商提供以通关为核心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整合的外贸代理进口、出口报关,国际运输、仓储配送等多项服务。服务热线:400-803-2328